你想了解最新最前沿的汽车资讯吗?你想了解进口汽车的最新相关报道吗?对于买车的朋友们来说了解到一手汽车消息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进口汽车的一些消息吧。
近日,奥迪官方开展了第一次TechTalk Design线上交流会,为三款奥迪概念车预热,并展示了当前奥迪品牌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团队布局。
聚焦当下,电动出行、数字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即将为汽车行业带来一场百年剧变,汽车设计同样需要适应这个新的时代。
三款奥迪概念车在接下来的十个月里,奥迪将陆续发布三款概念车型Urban Sphere、Grand Sphere、Sky Sphere,展示品牌对豪华车未来发展的理解。
1Grand Sphere奥迪Grand Sphere从AI:CON和AI:ME等概念车中汲取灵感,形成生产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打造新一代D级Sportback掀背车的造型。今天我们只能看到新车的内饰细节,这款搭载L4自动驾驶技术的Grand Sphere在设计上已经接近量产版,预计2025年发售。
修长的车头在内燃机时代代表了“大马力”,这是豪华品牌汽车必备的要素,笔者在提问环节咨询奥迪是否会为了硬核消费者审美需求而保留长车头,奥迪品牌设计高层表示:奥迪在电动化时代有表达豪华的新方式,长车头并不会保留。
从预览图可知,Grand Sphere的A柱相比现有的奥迪Sportback家族车型向前移动了非常多,而且没有B柱。因为电动化之后再也没有巨大的内燃机模块,因此豪华轿车不需要拘泥于往时的“长车头、长车尾”三厢设计,而是尽可能延长座舱并增大车内空间,形成“长轴距、短悬臂”的新设计理念,使乘员获得更多的舒适空间。
未来,奥迪品牌的汽车设计将贯彻“由内而外”的理念,着重关注车内环境。因此,设计车辆时,将车内乘员需求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此外,奥迪认为豪华车型中的最佳座位不再局限于后排。全自动驾驶模式下,前排乘客可以完全不受干扰地专注于其他事情:工作、交谈或是惬意地放松身心。
因为quattro变成了e-tron quattro,鞍座下面没有了变速箱和四驱分动轴,所以奥迪可以将鞍座改成其他功能,比如一个小酒吧功能区。
未来,奥迪品牌的汽车内饰将按照乘客的个性化需求定制。用全新的车载仪表和投影技术取代现有多种预设显示器、按钮和开关。
在材料方面,奥迪Grand Sphere概念车型采用天然材料打造车内空间,大多数优质材料均由回收物精致打造。同时,车内的单人座椅可倾斜60度。
2Urban Sphere奥迪Urban Sphere概念车预计2022年发布,定位为五门掀背SUV/多功能跨界车,具体消息仍不明朗。
3Sky Sphere奥迪Sky Sphere概念车型的定位就更高了,这是一款大尺寸敞篷跑车。
与奥迪Grand Sphere相同,奥迪Sky Sphere概念车型拥有全电动版和全自动版车型可选。新概念车将于2021年8月10日首次公开亮相,并于8月13日起亮相圆石滩蒙特雷汽车周。
奥迪未来设计走向奥迪设计总监Marc Lichte表示:“对一名设计师来说,当下是一个崭新的、令人兴奋的时代。现在是重新思考和重新建构汽车设计的最佳时机,将引领汽车设计走向未来。”
新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以及移动出行方式。电动化,自动驾驶、数字化及汽车与环境的互联互通技术,不仅对技术架构产生重大影响,也对未来奥迪车型的设计及设计流程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在过去,车身基本比例通常由庞大的内燃机决定。因此,几十年来,内燃机也定义了客户的美学理念,座舱尽可能扁平,车体宽大低匐,过弯极限高。
电动化时代要求车体下方必须安装动力电池,车高必须提升才能容纳乘员;动力电池尺寸庞大,必须拓展轴距才能容纳长续航电池组,但操控会随之被削弱,需要通过新的驱动系统控制技术和底盘技术来重获操控乐趣;车头长度可以缩减很多,腾位置给乘员舱。
内饰设计方面,因为智能汽车将实现全自动或半自动驾驶,方向盘和踏板将不用持续操作,甚至可能消失。
汽车设计越来越变成体验设计,目的在于为用户创造体验。因此,在未来,奥迪内饰应该不仅仅是驾驶者的功能性控制站,而应体现个性化需求,无缝集成多种功能。
奥迪三地设计团队奥迪品牌在德国英戈尔施塔特、中国北京、美国加州马里布均有设计工作室,共包含来自25个国家的450名设计师员工。
外部工作室(北京/马里布)负责跟踪目标市场趋势,同时也是奥迪两大重要市场的创意锻造者,设计部之间可通过VR技术进行项目联合。
1英戈尔施塔特:奥迪设计总部地点:位于奥迪老巢英戈尔斯塔特,于2017年投入使用,是汽车行业最具现代化设计建筑之一。
设计中心长100米,宽70米,高20米;总面积:37180平方米,共五层。
约有600名工作人员(并非所有都是设计师,因此数字大于450),分别负责设计、表面构造和前期开发等工作。
2北京:扎根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地点:位于北京市798艺术区中部,可实现与奥迪中国其他本地部门的完美衔接。
约15名员工。占地面积200平方米,于2011年投入使用。
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奥迪全球总产量的43%,北京奥迪设计工作室是通往奥迪重要销售市场的直接桥梁。
作为奥迪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年轻的中产阶层在高端市场消费领域创造了大量需求。由此,这个世界最大的销售市场造就了自己的趋势和标准。基于这个原因, 奥迪于2011 年在北京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
工作室位于繁华的朝阳区,地处拥有2200 万人口的大都市。设计主管 Stephan Fahr-Becker及其团队(13名成员)在此洞悉中国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并完成与众不同的设计作品。
Fahr-Becker 表示:“我们的信条是‘在中国为中国设计’,这个理念贯穿于我们的量产项目、展车以及概念设计中。为此,我们需要预测未来三到五年的市场趋势。”为了达成目标,绘图师、CAD 设计师以及颜色和装饰专家在设计中心协同工作,对未来汽车的内饰和外观进行整体研究和设计。
3马里布:生活方式与数字技术的中心地点:位于整个洛杉矶最受欢迎的马里布市Serra Retreat高档社区。
采用二十世纪中叶加州建筑和德国包豪斯建筑的风格,呈现开放式内部格局、流线型建筑外观、落地窗及其它经典设计。
占地500平方米,21名工作人员,于2021年夏季投入使用。
当Stephan Fahr-Becker 和 Yunzhou Wu 晚上离开北京办公室时,身在南加州的 Gael Buzyn则刚刚起床。Buzyn 是马里布奥迪设计工作室的负责人,工作室设在市中心,距离冲浪天堂马里布码头的木板人行路不远,也是许多好莱坞明星的第二故乡。他是法国人,负责美国西海岸分公司的专业技术。
“与北京一样,马里布是奥迪设计宇宙中的一颗重要卫星,负责现场了解并解读当地市场状况和客户对品牌的需求。”从小就对汽车着迷的 Buzyn笑着说,“‘美国生活方式’离不开汽车。在美国,有执照的汽车比有驾照的人还多。我们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加州是生活方式、新车趋势及数字技术的中心和潮流引领者。今天这里‘有’什么,也许明天全世界都会有。”
数字化时代的奥迪设计流程从想法到最终设计:奥迪的创意流程是如何运作的?
对奥迪来说,每个设计项目的基础在于上游概念阶段。设计开发和创新组合的基础是以人为本,因此,需先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然后根据这些需求为其提供无缝整体移动出行体验。这就是新的智能与整体产品和服务诞生的原因,项目的首个目标导向设计草图也是基于这样的洞察绘制出来的。
奥迪内饰设计总监 Norbet Weber
开始,设计师通常是在数字化图板上画出简单轮廓,甚至是以传统方式用铅笔在纸上画草图。因此,设计师能够随时随地将创意呈现出来,逐渐形成对各个创意的感觉。
数字工具长期以来一直是不同设计地点相互合作的标准配置。特别是虚拟现实(VR)头显,长期以来仅仅是小众存在,并未得到充分发展,但它的改进将成为技术突破的关键。
奥迪外观设计总监 Philipp Römers
如果粘土模型是设计与空气动力学团队的固定点,那么虚拟现实之类的数字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团队合作的方式。团队在虚拟空间中会接触不同领域——不管是在英戈尔斯塔特的技术开发部门工作,还是世界其他地方工作,每个人都配备VR眼镜和控制器,让外观与内饰的不同概念和版本能够实时改变。
在模拟时代,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花费几周时间,节约下来的时间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去进一步完善模型。设计师通常使用3D可视化工具生成高度打磨的设计,从而改善决策的依据和可靠性。尤其是内饰设计师在概念阶段就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际体验并安全评估比例和空间概念。因此,设计需要最高品质的描绘。专门的电脑组会提供高分辨率图像内容,甚至能够从车型设计中计算动态的驾驶场景和模拟。
奥迪展车发言人 Josef Schloßmacher
在过去,实感2-D计算机图形与物理模型一起使用,不仅手工制作成本高,还需花费长达数周的时间。现在,CAD 数据则可瞬间传送到英戈尔斯塔特,使粘土模型一夜之间完成。
如今,奥迪设计部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将设计想法可视化,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师、CAD和模型设计师相互配合协同工作,缩短从第一份设计草图到高质量成品之间的打造时间。C3流程(CAD、概念、粘土碾磨)和泥塑模型流程迭代进行,以便设计师可以快速将数字模型变更为物理模型,反之亦然。
小结1、三款概念车型将在10个月内陆续发布完成。
2、设计理念为“由内而外”,将车内乘员需求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3、电动出行、数字化和自动驾驶技术带来更宽敞、更舒适的乘员舱,汽车设计越来越变成体验设计,这是奥迪将来需要重点体现的豪华品牌设计内容。
4、奥迪品牌在英戈尔施塔特、北京、马里布均有设计工作室,包含来自25个国家的450名设计师员工。
5、数字化提升了奥迪设计部门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