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生活中必备的交通工具了,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量的加大,汽车公司也多了起来。每天都有一些车企的最新动态都颇受关注的,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汽车资讯方面相关的信息吧(以下内容来自于网络非小编所写,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删除)
3月10日,长城汽车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以“永不停歇的大脑——咖啡智驾背后的生态构想”为主题的沙龙分享会,这是长城汽车分管智能化技术的高管团队在一周内再度公开亮相。此前的3月3日,为长城汽车赋能智能化技术的新公司——毫末智行,才完成了核心管理层的首次公开亮相,彼时也是新CEO顾维灏的首次面对媒体。
从2019年默默成立到现在正式凑齐核心管理层,毫末智行这家成立不到两年的新公司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尤其是随着长城汽车咖啡智驾的名头越来越响,毫末智行作为背后的技术推手,也要开始向公众讲述自己的新故事了。
毫末智行与咖啡智驾,啥关系?
在沙龙分享会上,毫末智行COO侯军这样定义毫末智行与咖啡智驾的关系:毫末智行承载两条产品线,一条是2C,从L2到L4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以及人工智能核心整体解决能力。另一条2B做了低速物流无人车,形成底层生产、硬件、车、服务等的5S生态。在咖啡智驾里面主要为长城汽车提供从L2到L4无人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也就是第一条产品线主要为长城汽车服务。
其实,毫末智行与长城汽车的关系,就是蜂巢能源之于长城汽车的复刻版,二者都是独立运营,独立融资,都是长城汽车的技术赋能者。
那么,独立于长城汽车之外的毫末智行,能做好技术赋能者这一角色吗?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毫末智行的“车头”就是刚刚组建完毕的高管团队,我们一一来看——
张凯,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在汽车行业工作了将近20年,其中超过17年是在长城汽车度过。在长城汽车工作期间,主要负责与技术有关的工作,包括车身、底盘、电气、汽车智能化,可以说始终奋斗在汽车技术的最前面。目前主要负责长城咖啡智驾整个品牌的战略思考,商业化落地的相关工作。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右二)、首席执行官CEO顾维灏(左二)、首席交付官CIO甄龙豹(右一)、首席运营官COO侯军(左一)
顾维灏,毫末智行CEO。顾维灏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于2003年以实习生身份加入百度,曾任百度地图事业部副总经理、百度车联网总经理。2016年9月,顾维灏出任百度新战略级业务百度L3事业部总经理。负责百度L3级自动驾驶、车联网、地图等多项业务。2019年,百度自动驾驶业务经历组织架构调整,智能汽车事业部被并入自动驾驶事业部,同年底顾维灏离开百度。2021年2月21日,长城汽车官宣顾维灏正式加盟,出任毫末智行CEO。
甄龙豹,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总监、毫末智行首席交付官CIO。甄龙豹也是土生土长的长城汽车人,已经在长城汽车工作了十几年,最早与各种传感器打交道,现在整体负责驾驶辅助、智能驾驶,一直围绕的核心点是智能驾驶安全落地。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将咖啡智驾安全交付给市场。
侯军,毫末智行COO。侯军算是一名顶级互联网人,分别在中国的两大顶尖互联网公司华为和百度积累了超过20年的工作经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前在华为、百度工作,经历了通讯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变化,从最早的座机,到移动网络,再到移动互联网,非常有幸去年加入毫末智行,承载了长城汽车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以及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我负责战略合作、运营等相关工作,也希望在通讯和ICT的经验能够与汽车行业结合,为汽车行业做一点点力量。
由此,毫末智行团队中既有来自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和软件开发工程师,也有来自长城汽车等主机厂商的汽车工程师。用毫末智行自己的话形容就是,两种不同的基因在毫末智行体内“混血”,造就了“毫末天团”的诞生,这是毫末智行能实现自动驾驶远征胜利的最大保证。
毫末智行的使命
在未来三年内,毫末智行的使命都将围绕“咖啡智驾”这一长城汽车在去年发布的技术品牌展开,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努力实现咖啡智驾“331战略”中的目标。该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利用“3”年时间实现用户规模行业第一、用户体验评价最好、场景功能覆盖最多的“3”个领先,并在今年实现全车冗余L3级自动驾驶,在2023年实现中国场景覆盖最多的L4级自动驾驶,最终成为智能时代自动驾驶的领导者,也即是“331战略”中的“1”。
张凯说,长城汽车在智能驾驶积累的时间比较长,应该是国内最早建立智能驾驶部门的车企。“2009年,当时我负责长城车辆安全,包括各方面的安全。当时车企还没有智能驾驶的概念,被动安全,车辆动力学,我在长城汽车建立了智能驾驶安全科,从那个时候起长城汽车就开始专注于智能驾驶的系统,在这个领域干了十几年。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2015年成立一个部门专门开发智能驾驶系统,之前做的是储备,到2015年进行立项,项目启动去做相应的开发。之前做了很长时间的积累,所以去年我们提出咖啡智驾331战略。”
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
长城汽车将智能汽车决战的关键点定在了2023年,张凯表示:“2023年才是智能汽车进入真正竞争的开始。”
为什么要三年?
张凯说:“内部经过研讨和分布,2023年会是重要的时间节点。现在我们也都看到新势力、老势力都在布局自动驾驶技术,行业优质资源稀缺性增强。去年我们采用两套高通芯片打造大算力平台,芯片定下来再到设计控制器,车辆调试匹配,技术跟车相结合,需要进行路试的验证,过程基本上需要两年时间。2022年,无论是汽车新老势力下一代的自动驾驶系统都面临市场检验,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2023年真正的竞争才开始。”
在这三年里,毫末智行要协助咖啡智驾解决哪些关键性问题,才能让长城汽车顺利完成数字还转型。
甄龙豹认为咖啡智驾主要打造三大方面的能力。
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总监、毫末智行首席交付官CIO甄龙豹
一、如何做到用户场景全链接?这其中包含红绿灯的类型,十字路口的长度、宽度,包括匝道与辅路的选型,对应不同的坡道、高架等。我们要把这些场景达到我的目标,为用户创造一个真正使用场景的全链接。
二、以前智能驾驶系统单纯起到一个助手的角色,是机械助手,简单来说你让他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而我们想要做的是你在开车,开车的时候,你发现智能驾驶的开车行为习惯和你自己开车是一模一样的,或者是跟你自己平时的行为习惯是一样的,你喜欢快速超车、喜欢在车流多的时候依然不停变道等,我们希望用户与系统之间是没有间隙存在的,系统和人之间是可以无缝衔接的,在安全是胜过一切的前提,后续会接入5G,并与路端协同为为安全服务。
三、我们希望做到的智能驾驶是有交互的,我做了一个动作或者是我将要做任何一个事情会跟你提前进行交互,我会告诉你我要提前做什么事了,请你做好准备,做到人与系统之间是可以做到互相信赖,这是重点打造的三个方面。
现在入场,晚吗?
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势力的高级自动驾驶都已经大规模上路了,宝马、奔驰等传统势力的L3自动驾驶系统也剑在弦上。在新老势力的前后夹击下,三年后才能全面落地的长城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是不是有点晚了。
对此,被张凯形容是业内稀缺资源的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回答了这个问题。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
成波院长表示,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现在是刚刚开始,L4至少还需要五年时间。“美国咨询公司预测实现L4、L5可能要十年之后,2030年才会实现从出租车、商用货运进行应用,这里面存在三个壁垒,第一个是技术成熟度,第二个商业模式,第三个政策法规。”
技术成熟度。现在我们要支持全场景无人驾驶,目前人工智能是支撑不了的,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不能说智能化程度很高,是基于大数据对于系统、场景识别优化的过程,并不具备推理的能力,不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全球人工智能科学家也在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目标是要形成可解释的人工智能算法,无监督学习算法。现在是无人工不智能,所有的数据是靠人工标定的,为算法、数据去训练。真正的人工智能是,所有的数据从清洗、处理、形成场景、进行训练,进行自我的考核和验证,做成现在无人工厂一样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智能化过程,这样训练出来的东西,对每一个驾驶员进行克隆,符合他的驾驶习惯,是人开还是机器开都是无缝连接,这个是我们的愿景,路还很长。
商业模式的壁垒。技术形成闭环,商业模式也必须形成闭环才能落地。因为供应链中有一家供应商不挣钱,有一个细分行业不挣钱就形成不了闭环,就进入不了持续迭代。供应链重塑除了传统的供应商,还要培育新的供应商,技术要成熟,生产要稳定,资本要雄厚,我们现在示范运营,一方面在进行技术验证,同时也在进行商业模式验证,双环融合才能形成螺旋迭代发展的态势。
政策法规壁垒。中国的自动驾驶路测上不了高速,高速的无人驾驶是没有条件在开放道路上进行测试的,科学实验一定是在现场进行反复的迭代、验证,怎么突破法规上对于科技创新的限制,政产学研资要联合起来,才能走出现在的局限。
从这个角度来看,长城汽车的咖啡智驾,以及毫末智行还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