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科,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幽冥仙途,youming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什么是游民?
2、游民是个人们似乎都理解、又很难定义的概念。平常人们常说的“无业游民”
3、就不那么准确,因为“无业”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游民,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有多少
4、吃股息的人,他们没有正式职业,却不是游民。而古代社会的“游民”却是与人的
5、职业和劳动对象联系在一起的,失去了职业和劳动对象——土地,就自然而然地成
6、了游民。游民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之中:
7、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天旷土、无游
8、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9、儒家认为周代实行的是井田制,在这种制度下,田有常制,民有定居,各安其业,
10、此时是没有游民的。如果井田制有所败坏,农民、手工业者或商贾脱离了原来的定
11、居点与相应的职业或劳动对象,这些人便成了游民。这个“游民”是指离开其特定
12、的居住地区、没有固定职业的人们。
13、儒家承认社会分工和人们职业的多样化,有事可干就不是游民。而先秦法家只
14、承认耕战的作用,认为只有务农才是为本,老百姓以其它事情谋生都是“游食”,
15、也就是游民。《管子·治国》中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
16、禁则民无所游食。”实际上到了战国时代“末作文巧”已经很难禁了,商鞅认为这
17、都是王公大人提倡的结果,所以他感慨说“故其民农者寡而游食者众”(《商君书
18、·农战》)。虽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也是自武帝而起,历代所
19、实行的都是“外儒内法”,因此把不务农的人们就视为游食或游民的看法几乎支配
20、整个封建社会的主导舆论,直到明太祖朱元璋还说:
21、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
22、(《明实录·太祖实录》)
23、“末作”也是一种职业,大多是手工业,也包括现在所说的第三产业,可是明太祖
24、却把它与不劳动、游手好闲者等同起来,甚至要用逮捕的手段以惩戒之。到了清代,
25、统治者对游民这个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公私文书都注意把流民与游民区分开来。严
26、寄湘的《救荒六十策》中说:
27、平日居民有不农不商不工不庸者,令绅保查造保甲册时于姓名下添注‘游
28、民’两字,再按册抽造游民册一本,查系某都某甲之人,即饬该处绅保督令力
29、食谋生。不遵者送案究治。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