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澈古诗(送灵澈)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典,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送灵澈古诗,送灵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原诗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

大家好,我是小典,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送灵澈古诗,送灵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诗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2、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3、 作者 刘长卿 (701-790),字文房,宣州(今安徽宣州)人。

4、天宝末年登进士第,释褐长洲尉,仕至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5、刘长卿是大历诗风的主要代表之一,在近体诗上,用功甚深,尤工五律,自称“五言长城”。

6、著有《刘随州集》。

7、 今译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8、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

9、 赏析 竹林掩映的寺院和远处传来的杳杳钟声,似非目之所接,耳之所闻,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就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

10、末二句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

11、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3、”末二句从送友人上船,到船儿远去,帆影模糊,直至消失在水天交接之处,眼前惟剩一江春水,流淌不息。

14、暗示的手法,也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表现得非常细腻生动,刘诗似对其有所借鉴,但又写得更为浓缩,全用白描(试比较作者的另一首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1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6、”),不是简单的沿袭。

17、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十二评刘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方东树《昭昧詹言》评其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

18、从这首小诗中,也能够体会到这一特色 。

19、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20、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21、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22、“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

23、“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

24、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25、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26、 [背景回放]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27、早年从严维学诗,颇有诗名,诗僧皎然荐之为官,后因获罪权贵而遭贬徙,归隐云门寺。

28、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29、 刘长卿和灵澈是一对忘年交。

30、他们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

31、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

32、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

33、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

34、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35、 [诗文赏析] 诗题《送灵澈上人》,诗也正是从“送”字写意,绘景,抒情。

36、诗未着一送字,而送别情状自出。

37、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38、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

39、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

40、 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41、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42、“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

43、“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

44、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

45、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46、 [特色品析] 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

47、全诗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48、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

49、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

50、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

51、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

52、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

53、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

54、方回评其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方东树评其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

55、从这首小诗中,也能够体会到这一特色。

56、 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

57、诗的一、三、四句,写的是静景,二句写的是动景。

58、动、静互相衬托,互相映辉。

59、古寺、斜阳、青山等静物一经渲染,令读者对钟声这一动景印象尤深,仿佛耳旁久久地萦绕着那悠扬的响声;反之钟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郊野的宁静肃穆,而此时,诗中人物的离情别绪更强烈了。

60、这就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61、 写景与抒情妙合无垠。

62、全诗四句,句句写景,也句句写情,尤其是后两句,乍看好象是写郊野向晚的景色,实则蕴含着诗人的无限情思。

63、“荷笠带斜阳”一句,最易误解为纯属自然景物的描写,无甚用意。

64、其实不然。

65、作者写斜阳经天,不是光照山峦火树,而是映现于荷笠者一身,显然是为了突出“荷笠”这一人物形象和整个画面构图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感情的专注。

66、画面上的光束、景物,是和送别之情紧密相连的,这就不仅是景物的烘染,时序的变换或感情的陪衬,而是对全诗的立意、构图、设色和抒情起着重要的作用。

67、这首诗正是既写景,又抒发胸臆,注意景物选择和人思想感情的协调统一,使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情和谐合拍,故能把感情表达得更含蓄、更贴切、更完美。

68、 这种诗能给人留下欣赏的余地和珍视友谊的启示。

69、 [名句研析] 三句是全诗立意的中心,也是唐诗中的名句。

70、如果把这首诗比作画卷,当人们把卷轴缓慢地舒展开来,遥见群山青岱,竹树云烟;近看是一轮依恋人间行将西沉的骄阳和一个荷笠远去的孤独身影。

71、这是一幅清冷淡远的山人夕照图。

72、 句中“荷笠”两字,说明诗人和他的挚友这时已不是并肩细语或相对话别,而是别后目送友人远去的背影了。

73、用“荷笠”暗喻隐迹山林的灵澈,是非常恰当的。

74、“斜阳”,是指晚景无限美好。

75、可它的光华却偏偏映照在一个离人身上,这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情显得多么不和谐,而诗人正是利用这主客观的矛盾,以外物的美好来反衬惜别的情切和友情的深厚。

76、夕阳尚且如此留恋多情,对朋友的情谊更可想而知了。

77、 “荷笠带斜阳”,造语平淡自然,象是信手拈来,景物却跃然纸上,诗情画意,耐人寻思。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最新文章